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实现多点突破、引发链式变革,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深刻调整,深刻影响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
国家之争就是实力之争,关键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科技创新以无所不在的扩散性、带动性、渗透性广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海归科技工作者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2024年上半年,38%的海归留学生首选长三角地区就业创业,其次是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各占20%,上海占比11.82%,北京占比10.84%,深圳占比9.38%,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海归返乡成为新潮流,占据了相当比例的19%。在学历层次上,硕士仍占据主体,占比达61.21%,其次是学士学位占比32.34%,博士占5.39%;总数上,留学回国人员的主要工作地依然集中在北京,占比超50%,其中从事科技研发及科技服务业的海归科技工作者已超过200万人,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海归的国际化视野与语言优势,仍然是国内企业寻求战略转型发展的一剂良药。2017-2023年共227家海归企业上市,相比较截止至2022年新增了57家。截至2023年末,我国A股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2445家,法人或高管团队为海归背景的占32.39%,为792家。同时,截止到2024年4月30日,全球拥有独角兽(含退榜)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763家;中国的独角兽数量有637家,位居第二,海归背景占半数,包括在新能源、先进制造方面,中国独角兽无论数量、估值都远高于美国同类独角兽。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
如何进一步通过如海归科技工作者等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良性循环,构建各类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新型生产关系,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探索经济发展转型的重点工作。
一、 要持续打造“区域创新名片”。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搭建科技界与投资界、海归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桥梁和对话平台。以提升社会各界对“海归”、对“新质生产力”的全面认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激发其双创活力,扎实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向前发展。
二、 要党建红引领科技蓝。进一步让海归人群客观准确认识到百年变局,全面辩证看待我国发展的基本面和优势条件,引导华人华侨留学生增强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的时代感和服务大局、勇于担当的使命感,进一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以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 要突破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壁垒。创新国际型人才服务方式方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并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构建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
四、 要重点问题重点解决。针对国内一线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地区的海归创新创业、区域高精尖成果引进等问题,建立平台化服务,尤其是海归创新技术评价、海外技术成果落地等问题,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支撑城市治理、科技人才培养和服务、科学技术普及、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创新举措,从科技服务、资金支持、企业上市等方面为海归全方位服务。并围绕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重大课题,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增强区域综合创新驱动力。
五、 要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持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深化开放政府和民间科技创新合作,探索更深层次科技创新制度性开放,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生态圈;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向全球科学家开放使用的机制。以更加健全的体制机制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催生众多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抢占我国科技竞争力制高点,赢得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