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科技“新特产”走俏,“场景创新”渐入佳境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位于杭州西湖区的文三未来科技体验中心,竟成了海内外游客争相蜂拥的一个热门打卡点。一位游客表示:“听说杭州有个能‘触摸未来’的体验中心,专门周末坐高铁来打卡。这座集参观、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创新空间,通过模拟未来生活场景,让抽象的前沿科技变得可感可触,是一次科技与大众的现实对话。
在“数字文三”,游客们不仅可以触碰未来,还能把情感陪伴机器人、智能安睡仪、外骨骼机器人等“杭州科技新特产”带回家。一位上海游客手提多件科技产品,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才配得上‘互联网之都’的伴手礼嘛!”截至10月6日,文三街区国庆中秋假期总人流超500万人次,总消费突破亿元人民币,这都印证了科技体验的强大吸引力。
这个看似不大的体验中心,现实效用可不小。其既是高新企业展示硬核科技的舞台,也是公众感知未来生活的窗口,既是科技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物种”,更是科技消费与情绪消费的典型载体,所构建的是一个多维度的价值生态。在这里,科技感、数字味与烟火气完美交融,为科技、文旅、消费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想象空间。而人与新科技的每一次触碰,都会使我们与那个赛博未来“更近一步”。
不断迭代进化的“数字文三”,也称得上是“场景创新”的一个代表性场域。何谓“场景创新”?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新范式,它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以求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场景创新”,更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一环和有效方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面临成果转化困境的新技术而言,有效的应用场景就是那泓活水。文三未来科技体验中心式的“场景创新”,就是让新科技、新产品,去链接民众、拥抱市场,一是可以为新科技、新产品打“免费广告”,为破局“酒香也怕巷子深”助力,二是为推动单点技术突破向系统化应用场景拓展,延伸技术创新价值链,使得技术成果兼顾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三为产业生态培育提供肥沃土壤,让科技之树在这片雨林中枝繁叶茂。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技术创新与产业增长相辅相成、水到渠成。
如今,“场景创新”的实践正在全国遍地开花。杭州除了“数字文三”,还有“西子魔盒”等创新载体,全国各地也纷纷设立场景创新中心,这些都是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以具身智能技术为例,若缺乏丰富的应用场景,其从单点技术突破走向对千行百业的规模化赋能,便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场景,已成为检验技术价值的试金石,也是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加速器。
当然,还需要深刻认识到,场景创新绝非凭空而来,其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完美配合的产物。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买单的协同机制,既体现了政府对创新规律的尊重,也彰显了市场对技术价值的认可。这种新型创新治理模式,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更会带来区域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每当一项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街头巷尾,未来的图景便又多了一块清晰的拼图。这些技术不再是触不可及的构想,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悄然融入日常、点亮现实。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涌动的创新活力,更是一个国家在推动科技与产业相融、与经济共生、与文化共鸣过程中所展现的深远战略智慧。